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3908231
总部经济中国网
钦州(4)
  

  立足于现有果园的改造,更新和调整,加大品种改良力度,积极推广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和产业化经营,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优化果品质量。通过纵深推进"优果工程"的实施和亮点技术的推广,实现水果总产102万吨,优质果品率从44.2%提高到48.2%;良种覆盖率从87.3 %提高到87.5%;推出1个以上水果品牌;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面积42.85万亩;创建万元园0.5万亩;完成果树高接换种8.4万亩;实现果实套袋32.5万亩;推广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防治技术1.5万亩;推广捕食螨生物防治技术0.5万亩。

  在优果工程实施工作中突出"三化"建设。一是良种化建设。积极开展良种选育和引进工作。良种选育有市水果局与广西柑桔所合作进行"夏柑"选育,建立示范园40亩,采穗圃、育苗圃10亩;钦北区水果局与区农科院园艺所合作进行优质荔枝"贵妃红"选育,建立高接换种示范园30亩,育苗圃5亩。良种引进有灵山县水果局引进马水桔、皇帝桔、沙糖桔等,建立示范园300亩,育苗圃25亩并进行CX-6实生荔枝选育、决选;钦南区水果局加大莲雾引进示范工作,扩建莲雾示范园300亩。发展优新品种。今年全市新植水果面积2.2万亩,主要以种植适销对路及各种名特优新稀品种为主,如夏柑、椪柑、无核扁柑、红江橙、沙糖蜜桔、马水桔、贡柑、夏橙、百香果、大蜜枣、无核荔枝等。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改造劣种。全年计划进行高接换种8.4万亩,其中荔枝3万亩,龙眼4.5万亩,芒果0.3万亩,其他水果0.6万亩。至今已进行高接换种5.3万亩,其中荔枝2.2万亩,龙眼2.8万亩,芒果0.1万亩,其他水果0.2万亩。荔枝主要高接三月红、妃子笑、钦州红荔、无核荔枝、贵妃红等,龙眼主要高接石硖、水南1号、古山2号等,芒果主要高接台农1号、金皇芒等。二是标准化工程建设。以抓好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为突破口,建设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无公害生产新技术,逐步提高钦州市水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创建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在去年创建浦北县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的基础上,今年创建灵山县无公害水果示范基地县。推广无公害水果生产新技术。邀请广西大学卢美英教授、广西农科院白先进院长、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王助引所长等到钦举办水果高产优质无公害生产新技术讲座和技术培训班,层层抓培训。通过"猪沼果灯鱼"放捕食螨、果实套袋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以生产安全果品为基础,努力改进果品外观,极大地提高果品内在品质。果实套袋技术的推广。今年以来,钦州市大力推广应用果实套袋技术,取得明显的效果,其中香蕉套袋28.5万亩,套袋率达95%以上,而且改单层袋为珍珠海棉双层袋;荔枝套袋3.7万亩,主要为三月红、妃子笑、无核荔枝等早熟、优质、特色品种;蜜王大枣套袋300亩,套袋率100%;珍珠番石榴套袋2600亩,套袋率达85%果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利用灯光诱杀害虫,压低田间虫卵量,减少农药喷杀量,以降低果品农药污染,达到水果卫生安全优质无公害的目的。目前,全市果园已安装频振式杀虫灯约256盏,防治面积达1.5万亩。而且示范效果显著,推广势头强劲。释放捕食螨防治柑桔害螨技术推广。在柑桔主产区灵山县释放捕食螨100亩示范园,以螨治螨,提高钦州市柑桔质量安全水平。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及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农药。针对钦州市荔枝蒂蛀虫、霜霉病、柑桔潜叶蛾、炭疽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严重危害等情况,积极推广使用阿维菌素、BP等生物农药及农地乐、乐斯本、大生M-45、翠贝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三是商品化建设。以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为突破口,提高优质果品商品率。在浦北县大成镇建设2条香蕉采后商品化处理生产线,通过采后商品化处理,大大地提高了钦州市香蕉商品质量。加快水果加工厂建设,提高水果加工比率。着力加快灵山大象阳水果加工厂、灵山三钱酒厂香荔干红酒、钦州耀钦罐头食品厂、广西美人村食品有限公司百香果汁厂,钦北大寺水果加工厂等一批水果加工厂建设,提高水果加工率,提高水果附加值。建设多元经济果园,进行高效果业探索。集旅游、休闲餐饮、住宿于一体的钦北区小董邱氏农庄已开工建设。

  三、直面竞争,发展现代农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一是加快水果业结构调整步伐。一要做好热带、南亚热带大宗优质水果的规划布局,加快建设一批对东盟有竞争优势的水果出口基地。二要以食品加工业为重点,加强对水果加工业布局的规划和指导,引导乡镇企业建立水果加工园区,努力搞好钦州市大宗及特色水果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深加工,逐步形成与钦州市水果资源相适应的加工产业带。二是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结构。要根据国际市场对蔬菜产品的要求,以扩大蔬菜出口为目的,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结构。当前,要大力发展泰国及东盟国家市场需求量大的大蒜、洋葱、马铃薯、生姜、辣椒、莲藕等品种;加快发展蘑菇、香菇等适宜加工和出口的冬季食用菌生产;扩大蔽菜、甜竹笋等特色蔬菜生产。要在大力开发钦州市特色名优蔬菜品种的同时,高度重视国内外名优蔬菜品种的引种,筛选一批适应钦州市气候条件、畅销国内外市场的蔬菜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实施名牌战略,围绕特色建设名特优蔬菜出口基地。三是适当调整蔗糖业结构。要发挥好钦州市蔗糖业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适当调减种植面积,优化区域布局。糖料蔗生产重点向钦南区那丽、那彭、那思、丽光场、东场、西牛脚、沙埠、久隆镇;灵山县陆屋、三隆、旧州、伯劳镇;钦北区平吉、清塘镇等优势地区发展。建设"吨精田",重点推广含糖量高的新台糖、新枝糖、美国CP等品种,到"十五"期末,高产高精品种占90%以上;以大型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产重组为纽带,大力发展农工贸一体的大型糖业集团,逐步扩大优势企业的经营规模。同时,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制糖机械设备和技术,提高钦州市糖厂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促进钦州市蔗糖业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大力友展水产畜牧业。一是发挥钦州市渔业生产技术和水产苗种的输出优势,大力发展水产业。要加快对虾无特定病原亲本培育和苗种繁育基地、标准化对虾养殖示范基地、水产品良种场和良种繁育场的建设。大力推广成套养殖技术,提高养殖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强市场信息体系建设,促进产销衔接。实行全程质量监控,提高水产养殖优势、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狠抓水产品加工,推进渔业产业化进程。要积极从东盟国家引进目前钦州市较为缺乏的水产品种亲本,以及质优价廉的捕捞海产品,以满足钦州市水产市场的需要。二是按照"牛羊调大、奶牛调多、家禽调强、生猪调优"的思路,建设一批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的项目,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动物,实施奶水牛开发示范项目,把肉牛肉羊业和奶业做强做大。五是积极发展优势林产业。一要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营造、林产品加工(纸、板等)、林化加工及产品、食用调香料种植和加工等产业;二要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有计划发展技术先进的速生丰产用材林、脂材两用林和八角、玉桂等特色经济林;三是要抓住近年来越南积极引进钦州市的八角、麻竹等优良品种的契机,积极组织苗木出口,提供种植和加工技术服务。大力推广种植入角,并利用法国在越南的香水制造技术,开发八角提炼茴油、茴香脑的深加工。

  加强流通领域建设,搞好和规范市场的准入工作。一是尽快建立钦州市农产品国际物流服务中心。通过钦州建立大型的多功能国际果蔬和水产品、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拍卖场和转运中心,并完善仓储、转运、包装、分装等环节的港口物流配套设施,扩大钦州市农产品和北方梨、苹果、桃、柿、葡萄、低温冷水性鱼类、畜牧产品等内外销数量。尽快建立钦州市农产品销售网络和窗口,扩大国内市场份额。建立专门信息网站,落实专门部门收集分析东盟国家和国内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国际贸易的政策和技术动态,及时向领导和有关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分析报告和信息。二是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要积极推行净菜上市、分级上市、包装上市,重点搞好冷冻蔬菜、淹制蔬菜、干制蔬菜的加工以及芦笋、蘑菇罐头的生产;二要加快现有果蔬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并通过资产重组和企业兼并、联合、租赁等多种形式,形成新的果蔬加工能力;三要大力开发和引进亚热带水果加工技术和生产线,通过引资、合资,积极创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加工企业集团,使之成为果蔬产品的加工龙头。三是加大农业标准化建设力度,保证农产品质量。一要严格按照东盟各国市场准入标准,切实加强农业标准化体系、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市场准入体系建设;二要采取有效措施,扶持和帮助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获得国内外市场的准入资格;三要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质量标准的宣传、贯彻和实施力度;四要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标准意识,将标准化贯穿到每一个环节。

友情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