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
基本概况
国名“朝鲜”读音:原读作zhāo xiān,现读作cháo xiǎn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语: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语: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朝鲜” 一词可能是檀君朝鲜首都阿斯达(Asadal/아사달)的古朝鲜语译文。在属于东亚语族的阿尔泰语中“Asa”意为“晨曦”(日语目前仍用此词缀表示晨曦之意); “dal”意为“大地”或“大山”,“dal”也是新罗常见的地名;历史上,朝鲜和韩国是一个国家。在《东国舆地胜览》记载:“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鲜“,故名朝鲜。檀君朝鲜因此有“晨曦之国”的说法。
1392年,原高丽国将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自立为王,创建朝鲜王朝。1948年9月9日,朝鲜劳动党领导人金日成在朝鲜半岛北半部建国,定国名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国旗
朝鲜国旗有一红色五角星。红色宽条象征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顽强斗争的精神,蓝窄条象征团结、和平,红五角星象征革命传统。白条象征着单一的朝鲜民族。
国徽
朝鲜国徽呈椭圆形。由红色绶带束扎的稻穗构成椭圆形图案,顶间一颗光芒四射的红五角星,其下有朝鲜革命圣地白头山(长白山)。国徽中间为水坝、水电站、高压输电线铁塔等图案,底部的红色饰带上用朝鲜语写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红五星象征革命,水电站和稻穗分别象征工人、农民,红色绶带束扎在国徽周围象征团结和胜利。
国歌
《爱国歌》:创作于1947年,作词朴世永,作曲金元均。
国花
木兰花,人家朝鲜人自己说的。( 没去过朝鲜的人都说是杜鹃花,朝鲜称为“金达莱”。其寓意是长久开放的花,象征长久的繁荣、喜悦、幸福。)
国庆日
9月9日(1948年)。
人口
2400万(2008年10月1日)
国家政要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Kim Jong iIl);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Kim Yong Nam),2003年9月当选;总理崔永林(2010年当选)
行政区划
朝鲜全国划分为1个特别市、3个直辖市,3个特区,9个道。
特别市:平壤市
直辖市:开城市、南浦市、罗津先锋市(罗先市)
特区:新义州特别行政区、开城工业地区、金刚山观光地区
道:平安北道、平安南道、两江道、慈江道、咸镜北道、咸镜南道、黄海北道、黄海南道、江原道。
地理环境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领土面积为122762平方公里。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北端,北部主要与中国相接,东北端与俄罗斯有陆地边界,南部隔军事分界线(三八线)与韩国接壤。朝鲜东面为日本海(包括东朝鲜湾),西南面为黄海(包括西朝鲜湾)。
朝鲜平均海拔高度440米,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朝鲜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年平均气温8~12℃,年平均降水量为1000~1200毫米。
自然资源
朝鲜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矿产300多种,其中有用矿200多种。石墨、菱镁矿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及铝、锌、铜、金、银等有色金属和煤、石灰石、云母、石棉等非金属矿物储量丰富亦有石油资源,其中,位于咸镜北道中朝边境地区的茂山铁矿已探明储量50多亿吨,可开采量30亿吨。水力和森林资源也较丰富。
历史沿革
部分研究
1973年,据朝鲜考古研究发现,平安南道德川郡胜利山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德川人遗址’(10万~4万年前)和‘胜利山人遗址’(4万~3万年前)。 77年在平壤市力浦区大贤洞发现了‘力浦人遗址’,80年在平壤又发现了后石器时代的人类化石,‘龙谷人’和种种石器。 同年又在平壤万达里发现了‘万达人’化石。自从箕子朝鲜、卫满朝鲜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经历了三国时代(高句丽、新罗、百济)、统一新罗时代、南北国时代、后三国时代、朝鲜王朝时代、大汉帝国时代、日帝强占时代(临时政府时代)、美苏军政时代,直至今天的南北对峙状态。
中国人迁徙朝鲜半岛的历史
考古研究发现,在数十万年前来自中国东北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逐渐从中国东北和北方地区进入朝鲜半岛北部居住,并陆续迁徙到朝鲜半岛南部,部分后来又从这里向南向东渡过朝鲜海峡到了日本。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朝鲜民族是由中国北方汉族和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包括很少量的西伯利亚南部的满—通古斯族)和一些中国南方沿海一带居民逐渐迁移到朝鲜半岛融合衍变而来。在中国古代和现代,汉族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中国的少数民族,因此迁徙到朝鲜半岛上的汉族人比少数民族多。从公元前2世纪的中国西汉到15世纪朝鲜半岛北部是中国的领土,这是中国人居住在此的因素之一。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朝鲜半岛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今天北朝鲜的区域正式并入汉王朝的版图,包括今天的首尔和汉江区域,所以首尔过去叫汉城,那条江现在还叫汉江。从中国汉朝到清朝时期,朝鲜半岛上的国家一直是中国的藩属国。 战国时秦国灭燕国、齐国时,大量燕国人、齐国人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 箕子朝鲜 :中国的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在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北部鸭绿江流域统治了近一千年。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朝鲜半岛最古的居民是鸟夷,也被称为东夷、九夷.约公元前11世纪,中国商殷移民迁入大同江流域,与已经迁徙到朝鲜的民族发生民族融合,形成良夷,半岛其他地区的夷人发展成为秽人.朝鲜的先民古时称秽貊,系中国古代东夷族群的一支,最早居住中国山东半岛一带,后来经过多次迁徙,到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公元前1世纪中后期,夫余人东迁、南下,其中一部分进入朝鲜半岛南部,使这里形成新的民族格局.周代时,周王封殷商贵族箕子于朝鲜。箕子教秽人“礼义田蚕,有制八条之教”,古朝鲜开始从事农业,才发展起来。自西周中后期开始,生活在北方蒙古草原上的貊系部族渐渐向东、南迁徙,一支进入朝鲜半岛,与当地的秽人融合形成马韩.公元前3世纪初至公元前2世纪末,中国人大量迁居朝鲜半岛,中国移民最多的是大同江流域、汉江流域.现在的朝鲜文字是在朝鲜李氏王朝世宗时期发明的,在发明朝鲜文字前朝鲜人用的是汉字,而且即使在朝鲜文字发明后也没有广泛应用,氏族子弟在朝鲜李氏王朝统治时期仍然大部分在学汉字。直到现在的朝鲜和韩国建立后才大规模推广所谓的朝鲜文。从中国传入朝鲜的主要姓氏有张(元朝公主陪嫁人员)、孔(明末曲阜孔氏渡海避难)、闵(始祖为宋朝使臣闵称道)、印(晋朝使臣印瑞)、左(元朝驻耽罗岛牧马官左亨苏)、朱(南宋末期前往高丽避难的朱熹之孙朱潜后裔)、明、升(明初被流放的明玉珍之子明升后裔)、杜(北宋真宗时因逃避迫害的兵部尚书杜庆宁后裔)等等。比如唐朝援新罗将领李茂(延安李氏始祖)的后裔、西汉文人李般第24代孙李璜(固城李氏始祖)、高丽开国功臣中国元朝人李之兰(青海李氏始祖)、陇西人、汉乐浪太守李震(安岳李氏始祖)等。李氏109个本贯中有30多个是从中国传入的。郑氏35个本贯中,有瑞山郑氏、琅琊郑氏两个本贯还保留记载始祖来自中国。 朝鲜和韩国的安、卞、边、蔡、曹、陈、池、丁、范、方、房、洪、蒋、吉、康、孔、廉、卢、明、南、潘、千、秦、秋、任、沈、慎、石、宋、魏、阎、严、杨、殷、印、禹、朱等姓氏完全来自汉唐直至明朝时期的中国,有完整的家谱文献可以佐证。林、鲁、柳、车、罗、吕、南宫、芮、王、吴等姓氏则在族谱中则称始祖是商周战国秦汉时代进入朝鲜的中国人。
檀君朝鲜
朝鲜在古代中世纪创造的《三国遗事》记载,公元前2333年,天神桓雄和“熊女”(本意是熊变成的女子,可能是以熊为图腾的部落女子)所生的后代檀君王俭在现在的平壤建立王俭城,创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就是“宁静晨曦之国”,此神话传说记载于野史《三国遗事》之中。
辰国
朝鲜半岛最南段的南韩,最古老的部族是马韩、弁韩辰韩。三韩中辰韩是中国大陆去的秦人组成的,先叫秦韩,后称辰韩。辰国被认为是三韩的前身。
箕子朝鲜
西周灭商之后,商朝遗臣箕子逃亡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在中国汉朝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史记》中记载,商代最后一个国王纣的兄弟箕子在周武王伐纣后,带着商代的礼仪和制度到了朝鲜半岛北部,被那里的人民推举为国君,并得到周朝的承认而成为诸侯。史称“箕子朝鲜”。
根据朝鲜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著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形成冲突。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根据朝鲜《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2世纪才被燕人卫满取代。
王氏高丽和李氏朝鲜时期,由于儒学兴盛的关系,箕子朝鲜受到极大的推崇与赞赏。朝鲜人时常以“箕圣”来称呼箕子,而称自己的国家叫“箕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