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3908231
总部经济中国网
俄罗斯(3)
  

  莫斯科建于1147年,弗拉基米尔大公尤里·多尔戈鲁基是其奠基人。他头戴战盔、身披铁甲、左手持盾、双腿跨马的纪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维尔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广场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称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公国逐渐发展为东北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中心,领导其他公国摆脱了蒙古鞑靼的统治,使俄罗斯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俄罗斯1000多年的历史上,除了24年的鞑靼统治以外,只有两个王朝。第一个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于公元9世纪。上述基辅罗斯时期,就是留利克王朝开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儿子费多尔去世后,留利克王朝绝嗣,统治俄国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从此覆灭。

扩张历史

  中世纪后期俄罗斯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帝国,并从15世纪起开始向亚洲扩张。在历代沙皇的领导下,俄罗斯帝国在18世纪开始现代化并到处扩张,成为欧洲列强之一,并从(中国)大清掠夺了58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包括外东北库页岛新疆西部。然而20世纪初开始,俄国的实力开始下降,人民也对现状日渐不满。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在军事上的惨败以及之后的内战,十月革命终于在1917年爆发。

罗曼诺夫王朝

  1605年,戈杜诺夫突然死亡,俄罗斯天下大乱,进入一个混乱时代。直到下诺夫哥罗德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率领民兵把波兰侵略军赶出莫斯科以后,这一动荡时期才终于结束。1613年贵族们推举伊凡四世的亲戚、16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新沙皇,建立了罗曼诺夫王朝。这个王朝经历了18个沙皇的统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1917年发生的俄国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罗斯帝国

  17世纪时,欧洲许多国家发展迅速,而俄国农奴制度还在盛行。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1697年派遣使团赴西欧考察,自己也化名随团出访,回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罗斯的实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罗斯为帝国。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领土空前膨胀,被称为帝国的黄金时期

临时政府

  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由克伦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立宪民主党人控制,组成了俄罗斯临时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党和支持列宁、里昂·托洛茨基的共产党的两面攻击,政府对两种反对势力均采取严厉镇压政策。该政府统治期间行政腐败,经济崩溃,仍参加帝国主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不得人心,最后在1917年俄历十月被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克伦斯基出逃国外,一些领导人被捕或出逃。俄国内战之后,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说明人民政权才是民主的与自由的政权。

苏联时期

  191711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胜利,列宁领导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退出一战。十月革命之后的半年,一方面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另一方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与德国妥协。保卫了苏维埃政权。但是帝国主义国家发动联合武装干涉,并且支持高尔察克邓尼金尤登尼奇等白卫军发动武装叛乱。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英勇的在以列宁为核心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坚强领导下,红军胜利。为了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建设社会主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于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19281937年,苏联先后胜利的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其重点是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苏联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盛的工业国。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国防实力大大加强,人民的生活大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成绩辉煌。1941622日至194558日是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打败了凶残的法西德国为首的轴心国集团的侵略,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纳粹德国后,发展成为冷战中的超级大国,侵占了蒙古的唐努乌梁海、中国的黑瞎子岛等土地,并促成外蒙古脱离中国独立。苏联的历届领导人还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卡年科、戈尔巴乔夫等。1953年,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后,实施改革。主要针对斯大林时代存在的弊端进行在政治经济方面进行一些改革。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是并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且赫鲁晓夫改革缺乏科学周密的计划。六十年代之后,改革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改革失败,1964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勃列日涅夫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继续改革,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达到顶峰,苏联与美国差距缩小,苏联在全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但是70年代中期之后改革停滞,经济发展逐步减缓,苏联在政治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矛盾逐步积累,为日后苏联的剧变和解体埋下了隐患。安德罗波夫虽然想挽救苏联但是执政时间太短就去世。契尔年科无所作为而终。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针对苏联经济处于停滞的局面,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是没有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苏联社会经济陷入全面的危机,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其后戈尔巴乔夫又把改革的重点转移到政治方面,由于政治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方向,放弃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领导地位,削弱党的领导,任由西方自由化思潮泛滥,否定苏共历史强调民主化”“公开性,造成了人民思想混乱、国家权力的软弱分散。80年代末苏联改革全面失败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之后,戈尔巴乔夫失去了领导国家的能力,叶利钦控制了俄罗斯,苏共解散国家性质改变,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剧;1991年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19911225日,苏联解体。

  战后美苏争霸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是美苏争霸的第一阶段。1962古巴导弹危机说明这一阶段的争霸中,美国占据优势,处于上风。70年代,美苏争霸达到了高潮。八十年代苏联经济停滞国力不支,美国也面临西欧日本的挑战,两强的发展均受到影响,因此双方缓和⑤1991年苏联的解体,标志着长达半个世纪的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冷战是不符人心的,所以作为惩罚,两国均受到极大影响。

  苏联的骄傲:1957年,苏联成功的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苏联成功的发射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太空人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第一座核电站1977年苏联的国民经济实力占到美国的70%,国民生产总值占美国的58%,人均收入为美国的40%。从战后到八十年代初期苏联一直是世界经济第二强国.苏联渐渐由一个发达国家转变为一个震压全球的超级大国.

俄罗斯联邦

  1991824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俄罗斯联邦。从此之后,俄罗斯联邦虽然保持了大国的地位,但始终面临经济困境,俄罗斯实现大国梦仍任重道远。

  据报道,根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4平方公里,当中第二大的岛屿银龙岛,因位处黑瞎岛之西北,故此全部归属中国。俄罗斯保留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份,包括有丘姆卡村和俄罗斯居民的别墅。俄方并已经开始拆除岛上的防御设施。黑瞎子岛的勘界立新碑工作已于2007年底完成。

著名皇帝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

   伊凡四世·瓦西里耶维奇(1530825~1584318日),又被称为伊凡雷帝、伊凡大帝瓦西里三世与叶琳娜格林斯卡娅之子,是俄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1533年至1547年为莫斯科大公,1547年至1584称沙皇。伊凡四世进行了一系列的对内改革消除了领主政体,建立沙皇专制政体,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俄罗斯,建立了中央集权。同时大力对外扩张,使帝国领土空前扩大,成为威震欧亚的大国。

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16721725年):俄罗斯帝国的皇帝。1682年与其同父异母兄长伊凡五世并立为沙皇,但实权掌握在他姐姐索菲亚公主手里。1689年平定索菲亚发动的宫廷政变,亲自执政,称彼得一世。1697年随高级使团出国到西欧考察,回国后进行全面改革,力图改变俄国落后状况。同时,为了打通波罗的海出海口,同瑞典进行长达二十一年的北方战争,于1721年击败瑞典。同年为俄罗斯帝国皇帝,是俄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帝王。

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二世(17291796年):俄国女皇,原为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给俄皇彼得三世1762年发动宫廷政变,登上皇位。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大大扩展了俄罗斯帝国的版图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维奇1818417—1881313日,1855—1881年在位),是俄罗斯帝国皇帝,尼古拉一世的长子。亚历山大二世是俄罗斯历史上与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齐名的一位皇帝。亚历山大二世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地理

  俄罗斯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北邻北冰洋,东濒太平洋,西接大西洋,西北临波罗的海芬兰湾。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2200万平方公里)的76%),居世界第一位,东西最长为9000公里,南北最宽为4000公里。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东面与日本美国隔海相望。海岸线长338064公里。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的地形:

  主要山脉乌拉尔山脉、和大高加索山脉。

  两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气候

  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气候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北极圈以北属于寒带气候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5℃7月平均温度为11℃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西伯利亚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冬季漫长,但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和湿度适宜,利于针叶林生长。

  近五分之四的人口(包括乌拉尔区)、大部分城市和首都莫斯科均在欧洲部分。西部几乎全属东欧平原,向东为乌拉尔山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北西伯利亚平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太平洋沿岸山地等。西南耸立着大高加索山脉,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海拔5642米。从西到东大陆性气候逐渐加强,冬季严寒漫长;北冰洋沿岸属苔原气候(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属温带季风气候。从北到南依次为极地荒漠、苔原、森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草原带和半荒漠带。大河有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

河流和湖泊

  欧洲第一长河——伏尔加河,全长3685千米。(俄罗斯的母亲河,五海通航)

  西伯利亚地区的鄂毕河、叶尼塞河(水流最湍急)、勒拿河(全国最长)。

  贝加尔湖里海

自然资源

  俄罗斯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森林和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库兹巴斯)、石油秋明油田、第二巴库油田)、天然气库尔斯克)、等。

政治

  19931212日,俄罗斯联邦举行全体公民投票,通过了俄罗斯独立后的第一部宪法。同年1225日,新宪法正式生效。这部宪法确立了俄罗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

  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总统是国家元首,是俄罗斯联邦宪法、人和公民的权利与自由的保障;总统按俄罗斯联邦宪法和联邦法律决定国家对内对外政策;总统任命联邦政府总理、副总理和各部部长,主持联邦政府会议;总统是国家武装力量最高统帅并领导国家安全会议;总统有权解散议会,而议会只有指控总统犯有叛国罪或其他十分严重罪行并经最高法院确认后才能弹劾总统。

  根据宪法俄罗斯联邦会议是俄罗斯联邦的代表与立法机关。联邦会议由联邦委员会(上院)和国家杜马(下院)两院组成。

  联邦委员会由俄罗斯联邦每个主体各派两名代表组成:一名来自国家代表权力机关,一名来自国家执行权力机关,主要职能是批准联邦法律、联邦主体边界变更、总统关于战争状态和紧急状态的命令,决定境外驻军、总统选举及弹劾,中央同地方的关系问题等。

经济

  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人均GDP应该在6000美圆.但是含金量非常高,都是靠工业和科技的,不像有些国家都是靠炒股炒楼的.但不管怎么说和苏联时期比起来还差的远,俄罗斯现在的综合国力估计相当于苏联70年代的水平.

发展

  俄罗斯是世界经济大国。苏联时期它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苏联解体后其经济一度严重衰退。2000年之后俄罗斯的经济迅速恢复发展。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全面超过1990年解体前。2007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356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十位。丰富的资源为俄罗斯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俄重工业基础雄厚,部门齐全,以机械钢铁冶金、石油、天然气、煤炭、森林工业及化工等部门发达。近年来俄罗斯的电子计算机工业、宇航航空工业、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特别提出的是俄罗斯的国防工业在世界上具有重要独特的地位,实力雄厚,其武器产品出口到全球各地。俄农牧业并重,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畜牧业主要为养牛、养羊、养猪业。

出口

  俄主要出口商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宝石及其制品、木材及纸浆等;主要进口商品是机械设备和交通工具、食品和农业原料产品、化工品及橡胶、金属及其制品、纺织服装类商品等。

资源

  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自给程度高。森林覆盖面积8.67亿公顷,占国土面积50.7%,居世界第一位。木材蓄积量807亿立方米。天然气已探明蕴藏量为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3,居世界第一位。石油探明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1213%。煤蕴藏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铝蕴藏量居世界第二位。水力资源4270立方千米/年,居世界第二位。铀蕴藏量居世界第七位。黄金储藏量居世界第四至第五位。

  最大的煤矿:库兹巴斯

  最大的铁矿:库尔斯克

  最大的油田:第二巴库秋明

友情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