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城市人口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 上海、北京、深圳、重庆、香港、天津、广州、南京、沈阳和武汉依次排在全球第2、4、18、23、26、29、33、38、40和42名。
3.城市人均GDP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澳门、香港、台北、新竹、高雄、基隆、台中、台南、深圳和广州依次排在全球第179、182、207、223、229、240、242、248、261和263名。
4.城市地均GDP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澳门、香港、台北、高雄、台中、新竹、台南、深圳、基隆和长沙依次排在4、46、57、80、159、192、210、227、232和256名。
5.城市专利申请数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深圳、上海、北京、中山、台北、广州、南京、杭州、成都和天津依次排在全球第33、47、56、108、129、169、199、203、209和210名。
6.中国城市就业
中国前十名的城市泉州、深圳、惠州、威海、北京、东莞、珠海、温州、潍坊和广州依次排在全球第5、9、10、11、14、17、22、26、28和29名。
财政金融
1979年的深圳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06元。经过27年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了罕见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速度。
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居大中城市第四位;财政收入居大中城市第三位;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七分之一,连续12年居大中城市第一,集装箱港口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四,深圳国际机场为大陆四大机场之一。
深圳正在努力建设一个能有力支持经济发展、能有机配套产业结构、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的金融体系,到2010年建成中国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的金融中心城市。2010年5月底,深圳获得国家批准,将深圳特区的范围扩容到全区!
金融业
深圳是全国第四大城市。2010年,伦敦金融城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显示,深圳是全球排名第九的金融中心[2]。深圳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密度、外资金融机构数量以及从业人员比例均居全国前列。2006年,深圳金融业总资产达到了1.6万亿元,全市金融业年收入增长率首次超过了GDP的增长率,取得了近10年来最好的成绩。 深圳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金融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力争为金融机构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最优化的环境和最优质的服务。计划到2010年,金融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 6月8日深市成交额再度超过沪市,标志着深圳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稳固。
证券业
深圳是全国证券资本市场中心之一。全国两家证券交易所之一的深交所进入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新阶段。
创业投资
深圳创业投资发展迅速,机构和资本均居全国第一,成为国内创业投资集聚力最强的地区。2006年共有注册登记的创业投资公司500余家,约占全国1/2。
保险业
深圳是中国第三大保险城市,也是第一个保险改革试点城市。保险公司总部增至7家,分支机构29家,保险从业人员达约3.5万人。2006年深圳保险业总资产272亿元,占全国保险公司总资产的13%。外资保险机构代表处8家,在深各外资保险分公司累计实现保费收入16.16亿元。
外资金融机构
1982年1月,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是建国以后中国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2006年再次迎来外资银行入深潮。先后有永隆、大新、上海商业三家港资银行开设分行。中信嘉华银行、工银亚洲在深开业。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开设了支行网点。目前深圳拥有外资金融机构38家,其中,营业性机构31家,代表处7家。
2006年末人民币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后,深圳29家外资银行加大了业务拓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