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3908231
总部经济中国网
福田区(6)
  

城区建设

   深圳市福田区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中部,东起红岭路与罗湖区相连,西至华侨城与南山区相接,北到笔架山与宝安区龙华镇交界,南临深圳河与香港新界隔水相望,亚洲最大陆路口岸——皇岗口岸坐落在辖区内。

  福田区是深圳市中心城区,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如何按照深圳市发展的总体布局,搞好本区的建设和管理,是福田区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区建设局是区政府的职能部门,为贯彻区委区政府的指示精神,配合深圳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多年来,在我区建设的规划与发展、建筑市场的管理、解决我区干部职工住宅、辖区物业管理、人民防空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安全施工、价格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完成了园岭、南园、福田、沙头、梅林、华富、香蜜湖、莲花等8条行政街道和15个新村建设规划,配合市有关部门,积极解决西南片的道路、供水、供电及排洪排污等难题;建成了锦龙、金田、新洲、石厦南、福田、全海等住宅小区,为全区干部、职工解决了一大批福利房和微利房;一批办公和商业楼宇、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初具规模。

建筑业管理

  截止2003年底,在该局施工报建的项目有600多项,建筑面积552万平方米,工程造价77亿元。从98年至今,在我局报建工程中有2项获市样板工程,5项获省样板工程。2003年,报建项目共有36项,有8个项目被评为市双优工地,6个项目被评为省双优工地,完成工程造价审核286项,涉及造价金额14.6亿元,审减造价1.16亿元。

物业管理

  目前,辖区内注册的物业管理单位有285家,其中国家一级企业有18家,现正在进行深圳市与国家物业管理资质证书并轨工作。物业小区近千个,先后涌现出国家级优秀小区76个,省优121个,市优295个,区优176个,成立小区业主委员会268家,物业行业管理在深圳市处于领先地位。

经营房改管理

  房改主要工作有房改买房、房改建档、房改补差、房改变更等几方面。现福田区机关事业单位房改档案(产权清楚的)建档工作基本完成,区属企业房改档案工作正在加大力度开展,并已有19个产权单位完成职工房改档案建档。到目前为止,共建立房改档案3849套,仍有1457套缺少资料的正在跟踪收集之中。区干部职工房改买房、产权变更、房改补差等工作正常开展。2003年下半年根据深府[2003]104号文件精神,开展区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工作,现正在进行区开发建设经济适用房的调研。

住宅开发

  1998年以来,住宅开发中心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我区住宅建设的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了兴建安居房900套、改造900的目标,主要的政府投资项目有:福田花园大厦、新洲河桥、全海花园、福田花园改造及新洲花园改造。至2002年底共完成投资5.6亿元人民币,住宅投入5.4亿元,为我区干部职工提供安居房953套(其中福田花园大厦300套,全海花园653套),总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

  现重点建设项目有四项:福瑞阁、安托山鸣泉居、安托山2号地、福田科技广场住宅拆迁建设。其总用地面积为2666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90194.99 平方米;总投资4.35亿元,可提供约930套住房(其中社会微利房164套)。预计本年完成投资1.1亿元。

福田明天

  到2007年:

  综合经济实力

  ——地区生产总值(GDP925亿元,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8万元(约9640美元), 年均增长5.9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6.2亿元,年均增长12.0%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15亿元,年均增长11.0%

  ——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年均增长5.0%

  ——出口总额136.2亿美元,年均增长12.2%

  ——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30.2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0.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万元,年均增长5.5%

 

科技

  继续实施科技兴区战略,努力打造福田科技品牌。到2007年,辖区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家,平均每年新增5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年递增10%,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5%。建成市级科普教育基地5个,区级科普教育基地10个。区特色科技学校20个,年增17.3%

信息化

  电子政务和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构筑数字福田基本框架。到2007年,全面建成辖区管理的光纤骨干网,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100%在网上实现;机关、办事处上网率达100%。建成全区的基础应用平台、办公系统、公文交换系统和应用安全系统。

教育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全区现有中小学79所,其中公办学校68所(小学45所、初中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1所、独立高中3所、职业高中1所)、民办学校11所。全区在校中小学生102443人,其中小学生64226人,初中生26029人,高中生12188人。全区幼儿园(含托儿所)119所(公办19所、民办幼儿园及托儿所共100所),在园幼儿26898人,其中公办园约5600人,民办园21298[1]

  继续实施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省教育强区创建成果,增强教育综合实力。到2007年,区属学校总数达85所,年均递增5.51%。其中,中学26所,年均递增5.39%;小学59所,年均递增5.57%。区属学校等级评估达省一级学校33所,市一级学校23所,区一级学校4所。

卫生

  以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为目标,全面提高医疗技术与服务水平,加快社区健康服务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和防治体系。到2007年,区属医院8间,社康服务中心67间,区属病床总数1800张,卫生人员总数3150人,业务用房面积15万平方米,全面完成区人民医院整体改造和区中医院续建工程,完成2家新医院的建设。居民健康及卫生服务指标达到省、市先进水平。

体育

  力争把我区建设成为群众体育活跃、竞技体育领先、场地设施完善、体育产业兴旺、具有福田特点的体育强区。预计到2007年,体育设施进一步完善,区体育公园全面落成。辖区拥有体育场馆和活动场地由638个增加到1000个,年均递增9.4%。体育竞技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完善辖区健身网络,增强群众体育运动,提高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拓宽辖区体育产业化渠道,使体育用品、体育培训和体育彩票等相关产业有较大的发展。

文化

  全力打造福田文化品牌,提高辖区居民文化品位和文化生活质量,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闻名的文化先进城区。到2007年拥有公共图书馆(室)179个,图书藏书量455.5万册。影剧院12间。群众文化馆8个,面积36372平方米。群众文化广场19个,文化活动点84个。拥有公共图书馆(室)179个,年均递增15.8%。新增市级图书馆藏书量200万册,区图书馆建成后藏书量达30万册,区属中小学147万册,8个街道文化站11.2万册,社区图书室22.8万册, 15家股份合作公司图书室44万册。到2007年全区藏书总量可达455.5万册,人均藏书量3.83册。

人口与劳动就业

  辖区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118.7万人,年均增长5%,户籍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12‰11.5‰以内。其中户籍人口达到48万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争取达到99%

  进一步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到2007年,社会从业人员年均增长2%,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环境保护

  全面建设生态型中心城区,进一步完善市政道路与公共配套设施。到2007年完成新洲河、福田河综合整治工作,水质达到国家景观水标准。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处理率100%,生活污水处理率65%,区域环境噪声达标率90%,交通干线噪声达标率85%。新建市级城市公园4座,区级两座,辖区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形成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方式多层次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到2007年,各项保险的综合参保率到98%以上,比十五期末提高3个百分点,基金收缴率达到99%以上。

  进一步健全区、街道、社区三级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网络。到2005年,各街道将建立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区康乐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居委会建设100平方米以上的星光老人之家。争取在两年内创建全省双拥模范城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

城管环卫

  城市管理体制和网络进一步健全,环卫软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至2007年,15个股份合作公司全部纳入环卫专业化管理,建成市政道路均全天候保洁,机械化清扫率达70%,市政公厕50座,垃圾中转站50座,完成辖区水库维修加固和裸露山体的治理工程

发展规划

  围绕建设现代化、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定位,突出构建和谐福田、效益福田的主线,丰富总部经济、会展经济、地铁经济和口岸经济的内涵,展望未来,到2010年,福田将建成为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CBD)、金融中心、会展名城、购物天堂和自主创新型城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综合经济实力持续提升。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协调发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0亿元,年均增长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为380亿元,年均增长7.3%;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达到46亿元,同口径年均增长10%

  ——宏观效益显著提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速度型到效益型的转变。到2010年,实现人均GDP14900美元,年均增长6.0%;万元GDP建设用地不超过4平方米,万元GDP能耗不超过420千克标准煤,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7万元以上。

  ——产业结构更加优化。树立产业立区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逐步建立有福田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建立科学合理的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升级,积极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我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到2010年,二、三产业比值达到0.28:0.7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3亿元,年均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将达到1157亿元,年均增长10.2%;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300亿元,年均增长9%

  ——对外贸易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对外贸易。到2010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728亿美元,年均增长10%,其中出口总额为376亿美元,年均增长10%,进口总额为352亿美元,年均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商务部口径)达到9.0亿美元,年均增长7.0%

  ——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立足于建设高品位的生态城市,注重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决策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用,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建立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促进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0年,辖区河流综合治理全面完成,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辖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16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

  ——城区功能日臻完备。到2010年,辖区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设施日益完善,重点旧城区改造项目全面展开;辖区内交通、能源、道路、口岸等重大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景观和市容市貌显著改观;建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和数字福田政务网络,基本实现城市服务与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成为综合环境最优的中心城区。

  ——社会文明全面进步。到2010年,全区人口规模控制在140万人左右,年均增长3.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万元,年均增长6%;全区恩格尔系数降至23%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社会保险综合参保率达到98%以上;全面提升体育事业发展水平和质量,人均体育设施场地面积达到2.5㎡,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到0.8㎡,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50%;平均预期寿命78岁;万人刑事案件立案数低于81宗,亿元GDP安全事故死亡数低于0.13人。

  ——科教文卫协调发展。到2010年,累计取得专利数超过6000项,十一五期间每年科技三项经费不低于7000万元,逐年加大公益性科研项目投入,区级财政人均科普经费投入保持在3元以上;中小学校总数达到93所左右,在校学生总数约为113500人,年均递增3.4%,确保教育性支出占区财政预算支出的比重高于25%,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辖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社区文化活动室拥有率达到90%,建成公共图书馆(室)200个,全区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340万册,建成区文化馆8大中心;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达80100家,万人医生数达30人,万人病床数达到40张以上,婴儿死亡率小于8‰,孕产妇死亡率小于20/10万。

友情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