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区域开发:需要大手笔
最近接到朋友邀请,望参加一次研讨鄱阳湖-上饶地区经济开发会议,总部经济课题组的基本意见如下述:
上饶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接浙江、南毗福建、北邻安徽,自古号称:“吴楚锁钥,徽饶古道”;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为“四省通衢”之要地。上饶地区在国家级鄱阳湖综合经济开发区的核心位置,面临着多层次、宽领域、大纵深、全方位开放,实现快速崛起的历史重托。
对于区域经济的开发,我们的基本观点是:第一是要准确定位。要抓住事情的本质和灵魂。没有准确的战略定位,没有高瞻远瞩、驾驭寰宇的眼光,没有深入透彻、超凡脱俗的真知灼见,要想开发出一片新世界是不可能的。第二是要细心地梳理。也就是我们讲的战略布局。哪些该上?哪些该下?哪些今天上?那些明天上?哪些后天才能上?需要根据总体的战略意图,一个个解决妥当。由此形成整个系统;而绝对不能乱了套路。第三要打好第一仗!军事上所谓“首战必胜”。也就是说,开盘的第一个大项目,一定要虎虎生威,动一子而定全局,令世界振聋发聩,让社会看到前景,打开局面,鼓舞人心!
然而看过上饶的招商项目汇编文件,我感到不太理想,总之,缺少统筹战略构思,缺少大手笔。比如(意见不一定合理,仅供参考):
(1) 本文件与其他地方招商文件没有太大的差别,因而分不出上饶在做什么。
(2) 缺少特色型、引导型、核心型、重大性、历史型、战略性的好项目。
(3) 看不到地方的战略理念上的高度,看不到(或者看不清楚)地方政府的战略发展方向。没有体现出“鄱阳湖国家级经济区”概念,缺少融资力度。
(4) 以“硅”为原料的光伏能源当中的项目,大部分不应该扶植,因为该产业在全国已经产能过剩(尽管当地的晶科企业已经在美国上市),国家已经多次提出限制生产。而且“硅片”含有毒害物质,对环境很不利。
(5) 光伏能源应该扶植的是以铜铟镓硒为原料的“太阳能(薄膜)产品”的无污染能源项目,对此项目,我们可以从技术到资金给予扶植。
(6) 所有太阳能能源项目可以“打包”处理,建立一个产业金融平台,由我们委派专家与地方政府合作,提出操作方案,并协助政府制定投融资方案。
(7) 新型汽车制造业或者新装备制造业能不能发展?如果能发展,我们可以向太阳能产业那样,提供支持。
(8) 鄱阳湖地区的原生态产业应该放在突出位置,而且应该组织专家进行概念与策略的强化。在强化鄱阳湖周边地区高附加值产业的同时,也要弱化鄱阳湖周边地区资源开发型产业。要有为了后代繁衍,保护鄱阳湖周边地区资源的战略。
我们建议:先组织一次专家考察。有必要可以多组织几次,也未尝不可。在此基础上,在北京或者当地组织几次规模不等的座谈会、讲座、论坛、甚至峰会。不要怕这种会议多,也不要怕观点多,甚至可以考虑把这种思维的碰撞,变成诸如博鳌论坛那样的“常规模式”就更好。扩大成影响。变成品牌。在此基础上,先搞一些不影响大局的健康项目。思路明确以后,在开始上大的项目。一锤子定音。国家也会支持。其他项目就好办了。
本课题组现在与国家发改委有关投融资信息机构合作,在全国物色优秀项目。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是“轴心”与“车轮”的关系,要想区域经济的“车轮”转动,就要把总部经济的“轴心”调动起来。上饶到底属于哪个经济区域?这个经济区域的车轮子到底有多大?它的轴心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要搞清楚。现在国家提出“鄱阳湖”概念,这个概念怎样与“上饶”概念实现有机的接轨?相互关联在哪里?为什么上饶这么好的地方,却这么多年默默无闻——锁在深闺人未识?发展瓶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觉得,这些疑团打开了,上饶的解决方案也就浮出水面了。
总之,谈到对上饶地区及至鄱阳湖地区的初步印象,总的感觉,认为那是一片生机盎然的绿地。国内最大的谈水湖,全世界都很难得到的一片湿地环境,天下百鸟聚集,滕王阁文化传播五洲四海,三清山道家名胜,红色旅游独特品牌,风土人情千年延续……应该是拓展生态、生机、生产、生活的生生不息的福地。我们课题组初步的感觉,是觉得应该以新的时代理念为主导思想,通观全局。具体布局、做法以及技巧,可以一步一步来实现。可以共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