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联系电话:010-63908231
总部经济中国网
总部经济的困惑
  
 
总部经济的困惑
 
 
 
总部经济战略理论体系创始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 研导
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经济战略委员会
总部经济与总部经济战略课题组
·组长:张鹏·BOLONG·
 
 
我们从2003年开始探索总部经济的基本概念。
那是在总部经济理论于世界东方——中国诞生的前夜。
 
2004年春节过后,依据上帝的安排——
我们开始担任开创“中国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的战略策划总监。
实战同时,又策动并担负起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体系著作主编的历史使命。
策动了第一个总部经济基金会、
第一个总部经济(中国)战略研究中心、
第一个总部经济嘉年会、论坛、展会、嘉年会、理论座谈会、
第一个国家级总部经济战略课题研究组……的创立。
总之,从理论到实践——
我们策动了总部经济的一个又一个的:“第一”。
 
由是,从我们的心底、至笔下、到眼前、再到身旁……
总部经济浪潮的一系列壮观景象,从北京、到大江南北、到全国、到国外、再到大洋彼岸,
一层,一层,逐步展开……
正象大家所一步、一步,看到和听到的那样——
 
时隔几年之后,“总部经济”遍地开花!
在面壁之余,我们开始回首以往……
我们突然真切地感觉到了马克思生前说过的,他心里的那种“困惑”:
“我生下来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呢?
 
抛却情感,就纯理论上来说,
说实话,我们的困惑,主要来自于以下几点。
 
困 惑 一 
自从
2003年底2004年初,
我们与北京的经济学家们一起,
推动了《总部经济理论》在中国的诞生,
帮助总部经济的第一个试验田——北京”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的问世……
以来,
总部经济的声音传遍了大江南北、传播到太平洋彼岸。
转瞬之间 :各种面貌的总部新区、总部小区、总部小镇、总部医院、总部公寓,
甚至什么“陶瓷批发总部基地” 、“服装批发总部基地”……
就都好像“发豆芽菜”似的,一牯脑儿,都冒了出来。
 
我不明白:
难道总部经济,
真的是开给那些“无论什么病症”的一副“万金油”似的“灵丹妙药”吗?
 
困 惑 二 
 
总部经济理论的所谓“第一个试验田”:
北京中关村的二期项目—— “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新区”
原计划吸引全世界500强,以及全国500强当中的若干知名跨国集团总部进驻,
今天,为什么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
——500强企业总部:一个都没有进来?
 
在2004年第一期100家企业总部蜂拥而入的基础上,
原计划在2005年、2006年,继续进驻200家、300家大型企业总部,
可如今,为什么显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按照媒体上的报道,是“屋外没有人行,街上没有货卖,夜晚没有声音……”?
 
原计划成为“全球新经济典范”的:“市场经济的样板”,
为什么除了“国字号”的企业之外,竟然几乎没有一家民营总部的、跨国的、驰名的品牌?
举目望去,进驻的企业中,将近一半,都是来自于国资委系统的清一色的“红顶子企业”。
 
我不明白:
难道当初我们搞“总部经济”,就是为了追求这些计划经济时代的效果吗?
 
 
困 惑 三 
 
最后一个困惑,来自于大大小小的企业家。
因为近年来,很多国内企业老板,都在对我们说自己要搞“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成为他们的“口头禅”——满天飞舞。
 
中国经济出版社计划出版的我们这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体系著作》还没有推向市场——
但,第一个关于总部经济网站的首页上,已经豁然刊载上了我们这部论著的详细内容……
从定义,到结构,关于“什么叫总部经济”的所有相关文字……
竟然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动过,网页上就:全文照搬!!
 
2月,”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英国籍老板又拿着这部书里边引述的东西,到哈佛大学去演讲;
就连“人民日报”·国家权威的经济刊物·《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40期上,也毫不客气地刊载上了我们撰写的,关于 总部经济 · 基本概念” 的内容;而且也:一字不改!!
 
听说我们研究总部经济;这几年,我们被全国十几个省市陆续邀请去演讲。
走到哪里,都有人们告诉我们—— 他们正在或者准备开发总部经济项目。
甚至在区县、乡镇、农村,都有人这样对我们说。
“总部经济”、“CBD”之类巨幅标语,在田间地头,比比皆是,豁然醒目……
但——遗憾的是,
当我们问他:“你既然要搞总部经济;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是总部经济?”的时候,
他们就什么也说不出来。
什么是总部经济?你为什么一定非要搞总部经济不可呢?
几年来从来没有遇到一个企业家,能够给我们明明白白地讲清楚这个道理。
 
 
我们不明白:大家张口闭口要搞总部经济。
可是你连总部经济到底是什么,都还没有搞明白,
又怎么去搞总部经济的项目呢?
 
这种浮躁的风气,令人想起
 
         1958年的大跃进,砸锅卖铁大炼钢;
         然后是伐林、填山、造海的学大寨;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数不清的“经济特区”、“工业园区”、 “IT产业科技园”、“高新产业科技园区”、“新城市试验开发区”…… 等等劳民伤财的试验
         最后是几十年过去了——
         “希望的田野”变成荒滩,开发区变成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的“无人区”;
 
我们记忆犹新
 
         实际上,今天很多正在规划中的所谓“总部经济新区”,
         恐怕正是在延续着以往那些“无人区的行动”。
 
 
请看报道——
 
董事长告诉记者,总部经济区可以聚集优秀的企业家,改变当地的经济结构。他举例说,到去年,总部基地入驻企业在不到丰台1%的土地上就为丰台区政府带来了占该区16%的税收,而预计到2008年,整个总部基地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将创造产值1000亿元,实现税收30亿元以上。
 
2005年,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青岛等城市都相继把发展总部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亮点。
其中,金六福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把总部搬到北京,使产在四川的五粮液从地方酒变成了全国性的酒。很多人都知道,联想集团是北京的公司,但广州才是其真正的生产基地。
近年来,一些大型企业纷纷将其总部或重要事业部门迁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中心城市。如:吉利总部从宁波迁到杭州,远大总部从长沙迁到北京……形成了一股愈演愈烈的“迁都”风潮;为了搭上“总部经济”的快车,各地也纷纷出台措施,一场没有硝烟的争夺战在悄悄展开。
与之相呼应,一些楼盘也纷纷抛出“总部经济”概念,包括CBD的万通中心、金融街的置地星座、怀柔区的总部新城、通州区的总部小镇、石景山的民营总部育成基地等等。目前,北京已形成CBD、总部基地和金融街三大板块相互叫板的格局,一场总部经济大战也已剑拔弩张。
可口可乐的中国区总部迁到了上海,而国内的企业如海尔、春兰和长虹都先后从自己创业的城市出走,把各自的技术总部迁往上海。著名企业如此,大批羽毛未丰的地方民营企业就更是纷纷仿效。据上海市政府一位官员介绍,通过两种模式,上海实现了总部经济的分工:把不赚钱的制造业转移出去;另外在津浙附近发展起来的总部又迁移到上海,如温州有300多家企业,包括正泰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具有总部功能的机构。目前已形成了以“长三角”为腹地,把制造业放在苏锡嘉等地,形成“前店后厂”的发展格局。
珠三角的崛起得益于香港和珠三角,现在具备条件吸引总部了。深圳也提出发展总部经济,象沃尔玛全球采购中心等国际知名企业纷纷进驻,联想、长城、创维等高新科技企业都在这里拥有自己的总部写字楼“自留地”。
    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往往被称为“区域头脑”。在北京的“区域头脑”名单中,记录着美国的IBM、摩托罗拉,韩国的LG、三星,德国西门子,芬兰诺基亚等名字。这些国际巨头的发展为中国总部经济的出现在内容上起到了催生作用。
`   对北京第一个提出并发展总部经济进行了分析。除了几十家地区总部外,有300多家跨国公司在北京建立中国总部,占全国总数的60%。世界500强企业中超过350家在北京投资,6000多家外国公司代表处已在北京注册。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机构,北京占55%,上海占17%,苏州占13%,深圳6%,西安3%,成都2%,广州2%,杭州1%,青岛1%,从总数比例上可以看到北京的研发力量。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提出了总部经济的建设性意见:“我们说美国硅谷,国内试着建了一些所谓硅谷性质的园区,搞下来才发现为什么没有搞好,硅谷里没有‘硅’。现在总部经济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没有‘总’何来总部经济,所以这个‘热’不要盲目。”中国市长协会秘书长陶斯亮女士还形象地比喻说,总部经济是一朵艳丽的鲜花,不能随便乱插,一定要好好栽培。
    另据美国《财富》调查表明:全球4万多家跨国公司92%以上的企业若干年内将考虑在中国设立地区总部,包括设立亚太地区总部、中国地区总部、研发总部、商务总部,其中首选上海占30%、北京占15%、深圳占11%,这份调查也无疑为房地产开发商提供了开发总部地产的理论依据。
    (财富时报)
    高新区发展前途渺茫,全国各地纷纷上马总部经济。日前,北京出台《总部经济发展探索与实践》调查报告,警示新一轮总部经济恶性竞争的雏形凸现。然而,这并没有吓退地方政府的拉拢企业总部的热情。
  高新区走入迷途
  高新区发展面临困境!
       (时代信报)
过去中国依靠以IT为主体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已经面临发展困境,如今正在走向了迷途。
中国高新区协会一负责人王先生也同样表示,在IT业逐渐走向大众化后,利润日趋微薄之后,中国高新区面临第二次创业的困惑。
媒体调查发现,全国部分高新科技园区前些年来苦心经营的IT及软件企业基本处于全线崩溃的状态,不少高新区入驻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灵敏性差、面对变革反应迟钝。这直接导致了国内部分高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在近几年内大幅度下滑。于是有人惊呼,中国高新区遭遇困境甚至可能很快衰亡。
突围之路在何方?
  总部经济成救星
  “新思路就是发展总部经济。”科技部科技日报社 告诉记者,高新区发展鉴于地方官员和房地产开发商都需要新的经济高速增长引擎,发展总部经济于是成为各地的突围之路。
2003年“总部经济”在北京被炒热以来,北京丰台园总部基地、通州区总部小镇、怀柔区总部新城、石景山民营总部育成基地……直接打着总部经济旗号的项目在北京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而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朝阳区的CBD,西城区的金融街,亦庄开发区,尽管没有直说要搞总部经济,但其总部经济区的定位早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实。

  上海外资研发中心被定为2005年上海吸引外资的新增点,截止到2004年12月5号,外资投资公司已经累计达到105家,外资研发中心共140家,很显然,上海市成为总部经济发展项目最快的一个城市。

  中部地区武汉,据初步的统计,武汉目前已经拥有跨国公司分支机构,跟跨区域的大集团总部一共一百多家,总部型企业创造的增值值占武汉市GDP25%,武汉缴纳税的税额占全国从口径的税收总额的2/5。

  而在西南的重庆,当地政府计划将渝中区的解放碑地区拆迁200万平米,投资450亿元,在这个范围内,打造重庆乃至中国西部地区的总部经济地区,2005年4月,重庆市南岸区又将其弹子石地区定位于建设信息、商务配套机构,吸引跨国公司,以及各个大的跨国企业吸引到总部经济区。重庆总部经济区的建设也已破土动工。

  媒体调查发现,除了以上的城市,天津、广东的广州、深圳、福建的厦门等城市也高举建立全国总部经济区的大旗展开了一系列的总部经济运动。有业内专家分析,高新区,实际上是地方政府的派出机构,国家对高新区动态管理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最近《高新区发展纲要》的出台使中国国家级高新区的主要负责人都感到异常的紧张,而建立总部经济区就是各地官员在高度紧张之后的惊险一跳。 
有专家指出,总部经济的迅速风行是各地政府在高新区经济发展趋缓后,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表征。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把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拉拢企业总部,吸引投资的有效手段。总部经济是一种较好的卖楼或则招商模式,重庆某房地产开发商谢冰告诉记者,在北京、天津、重庆、成都等地,总部经济正在成为政府和写字楼开发商用来招商引资的口号。特别是在重庆、西安等西部相对欠发达的城市,打造总部经济的口号越发响亮。开发商一边借这一口号卖楼,一面以打造总部经济的名义向地方政府为入驻企业寻求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尽管在很多地方都具备了总部经济的雏形,但是目前还很难评估总部经济对地方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作用。就各地政府掀起的总部经济狂潮而言,目前还很难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
 
 
我们不能不担心 ——
新一轮的“大跃进”,正在从全国无数个“新的总部经济项目”开始!
 
但是有时候,担心——反倒促成另一种“好”的结果。
所以今天 ,我们必须重新走出来,站到讲坛上——
郑重地回答总部经济课题:
 
         到底什么是“总部经济”
         我们为什么要搞“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有哪些类型和特征?
         总部经济”怎样进行时空布局?
         我们在“总部经济项目”开发中,应该把握哪些关键的要害环节?
         以往的教训是什么?要不要关注这些教训?
         以及——
         为什么要在当前形势下,必须尽快地提出“总部经济战略”理论?
         没有总部经济战略,只有总部经济项目——能成功吗?
         为什么说只有“总部经济战略”,才是成功实践总部经济项目的根本保证?
         “总部经济战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总部经济战略”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怎样在本地区或者本企业,具体地实施“总部经济战略”?
 
如果我们这些基本战略问题不搞清楚,
总是浮在对总部经济一知半解的表面认识上面,
搞总部经济”这句话,可以说:
我们根本就——无从谈起。
 
如果您认同我们的论点,
么, 开始吧,靠近我们的讲坛吧
让我们向您叙说:
什么是 我们大家所说的 ——
 
也许今天,许多人已经会说:
 
总部经济——就是:首脑经济、头脑经济、司令官经济。
 
一般来说,这句回答并“不犯错”。
 
是的——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当碳原子按照松散的结构堆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可能就是一堆木炭;但如果按照非常紧密的分子结构集中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变成——金刚石。
 
         同样道理:一个人脑细胞单独拿出来,
         和把这个细胞与无数个同样的细胞放到一起,组合变成了:大脑,
         这个脑细胞的效能会是一样的吗?
 
         一个硅片单独地拿出来,
         和把这个硅片与无数个同样的硅片组合到一起,变成为电脑,
         其效能会是一样的吗?
 
         与此类推,
         一个臭皮匠独立,和三个臭皮匠放在一起,
         两种结果会是一样的吗?
 
         实在不一样。
         所以,才出现了CBD,出现了中关村,出现了硅谷,出现了金融街,出现了上海的陆家嘴,出现了香港中环……这样的总部经济形态。
         进入中国的全球500强跨国企业,今天全部在总部经济城市。
         北京的跨国总部,有近300多家,上海200多家,广州100多家。
         所以说:
         总部经济——就是:首脑经济、头脑经济、司令官经济。的提法,并“不犯错”。
 
但是,问题恰恰也出在这里!
光这样说半句话,就放在那里……最终结果,还是要犯最大最大的的错误:
 
因为,这种解答只能是迈出了人的半条腿;
许多总部经济项目失败的厄运,就是出在“后面半条腿”上!
他们没有完全理解总部经济概念。
甚至包括一些传授理论给他们的媒介。
他们不知道:
解答“总部经济概念”——还必须再继续解释说:
 
总部经济吗——
它是“基于物质经济形态之上的智能经济……
因此,它是“区域经济与总部经济”之合。
 
为什么要这么说?让我们来看看:
总部,与区域的关系
 
我们知道:
 
         在“总部经济”运作成功的模式中——
         摩托罗拉关注的,不是CBD中心的地价,
         而是关注着这个“中央商务区”具有统冠全局(即亚太区域)的效能。
 
         爱立信中国总部关注的,也不是中关村的地价,
         而是关注着这个“司令部”具有统冠全局(即全亚洲区域)的效能。
 
         四大银行关注的不是“金融街”的地价有多么高,
         而是关注着这个“金融总部”具有统冠全局(即中国区域)的效能。
 
         近年来,象“金六福酒”这样的一些企业集团,把总部转移到北京,
         其目的,也是为了把自己的市场区域,扩展到全中国。
 
         而“联想总部”移驻到美国的总部经济城市,
         当然意在——全世界。
 
在发达国家或者主要市场设立职能总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为了在全球范围内寻求竞争性战略优势,跨国公司倾向于重新规划地区总部设置。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领域的崛起,一些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对其亚太地区总部进行“大搬迁”。其中,香港、新加坡和东京成为三大主要撤离地,而我国的北京、上海则成为跨国公司亚太地区总部的主要迁入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选址要求非常严格,
 
         这说明:只有区域的生存,才能支撑总部的生存。
 
接上前面的那句话说——就是:
 
它是一个首脑经济,
 
但它是一个“有着强大躯体——区域经济的——首 济”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
 
很多人只会说前“一半话”
 
却不会说前后“两句完整的话”
 
因此,实际上只懂得:“半句”
 
这里包括:许多学者。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家。许多政府官员。
甚至是一些“总部经济理论专家”。
 
在这样一知半解的思想指导下的总部经济项目,
只有一条腿,向前迈动……
他们怎么可能获得最后的成功呢?
 
那么,到底什么是:总 部 经 济 ?
 
(1)总部经济,就是首脑经济;
(2)它是基于物质经济形态基础之上的智能经济,因此,它能够成为区域经济与总部经济之核。
 
 
OK —— !!
 
如果有人这样回答你,你应该马上向他祝贺!
因为他的总部经济项目,必然会成功。
可惜,这样回答,或者能够这样理解的人——实在是不多。
 
这里,我们不妨来看一段媒体的报道:
“一个城市要发展成为企业的总部聚集区,一个企业要把企业总部设置到何处,其实并不是地方政府努力的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要看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和辐射能力。在地方经济还不具备相应的辐射力之前,地方政府和商业地产开发商的那些超越现实的吆喝并不一定就会有多少作用,刻意的邯郸学步效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另一篇报道:
“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都把总部经济作为一种拉拢企业总部,吸引投资的有效手段。总部经济是一种较好的卖楼或则招商模式,重庆某房地产开发商谢冰告诉媒体,在北京、天津、重庆、成都等地,总部经济正在成为政府和写字楼开发商用来招商引资的口号。特别是在重庆、西安等西部相对欠发达的城市,打造总部经济的口号越发响亮。开发商一边借这一口号卖楼,一面以打造总部经济的名义向地方政府为入驻企业寻求税收等方面的政策优惠。”
   
 
所以我们说:(请注意 · 词)
 
         无论大小,每一个“区域经济”都不是一群“无头苍蝇”
         它们都是有“生命核心”的物质经济形态。
 
         好比鸡蛋和单体细胞一样,在每个经济区域内部,都必有一个“中心”
         就像“蛋黄”或者“细胞核”那样:
         决定着整个区域经济的萌生、发展、壮大和未来。
 
         这个区域的中心,才是我们说的“总部”
—— 总部经济,由区域经济中诞生出来。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说“什么叫鸡蛋——鸡蛋就是蛋黄”吗?
蛋黄与蛋清蛋壳是不可分离的。
 
所以——
         当我们把“总部与区域”两个经济概念融和在一起,
         把物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形态的智能经济融合在一起,
         这样,我们才能称它为:
         完整的总部经济概念”
 
 
比 
         相对于美国纽约经济区域以及欧美大西洋经济贸易自由区域的曼哈顿、
         相对于英国伦敦经济区域以及整个欧洲经济共同体区域的曼彻斯特、
         相对于日本东京地区以及亚太区域的银座、
         相对于美国西海岸以及全球信息产业区域的硅谷、
         相对于德国以及北欧经济区域的法兰克福、
         以至,诸如众所周知的亚太金融中心的新加坡、
         亚太经济国际商务金融区域中心的香港中环;
         长江三角经济区域的上海外滩和陆家嘴、
         华北及环渤海区域的北京CBD和中关村、
         等等……
    —— 都属于这种“包含区域经济”当中的“总部经济”形态。
 
那么——
总部经济为什么会来到中国?
 
         总部经济形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已经存在。
         而且随着区域经济的扩展,越来越多,
 
         但是,为什么直到2003-2004年,
         这个概念和理论体系,才被我们中国人,在北京,总结出来呢?
 
         原因是——神速崛起的中国经验,已经到了一个可以总结前人、以及全球经验的时候。
 
了——人类智能,开始接近了总部经济时代的需求
 
         前天的事情,在昨天已经过时;
         昨天的事情,在今天已经过时;
         上午的事情,今天下午已经在变化之中。
 
         工业化的时代,有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后工业化的时代,有后工业化的发展模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工业化的真理已经无法再支撑今天以至明天和未来的人类需求;
         同样,进入了知识智能时代,信息时代的传统概念也必须改变!!
         总部经济,就是智能经济。
         它是对信息经济时代的——大步超越!!
 
         所以,如果我们要套用过去时代的老皇历”
         那么就只有等着垃圾工,去清扫这些历史的残迹”了。
 
有人曾这样来表述对总部经济的看法:总部经济是企业在空间上实现分离的经济产物。它截取了产业链的高端,以办公、研发、商务作为具体的功能形态,具有明显的内聚功能与扩散功能。总部经济藉由一系列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来带动区域经济相关产业迅速发展,并进而成为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引擎的经济形态。”
 
现在,让我们更准确地去了解总部经济的“
 
         《人民日报》权威经济党刊《中国经济周刊》2005年40期转载过,
         当时我们撰写的一段“总部经济概念定义”,其全文是这样说的——
 
         —— 我们所说的“总部经济”,就是指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由于交通、信息、科技、生态的发展水平突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形成了众多跨地域经营的企业决策机构,为了区域利益,把自己的该区域经济的指挥系统(区域首脑系统),在无数个规模不等的市场同心圆的同一个中心地点聚集;由此产生了人力、财力、智力、决策能力,以及周边所有可控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能量的聚化和极化效应;这种效应在市场交互中裂变,形成了超越一般传统意义上的总部能量的最大化的经济效能扩张,及效应扩散。从聚化到扩散的整个过程,使它不但在重新整合的价值链中占据了高端位置,而且特别是加速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增值,以至一系列全球化的经济演变,以上这些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体系表现,我们称它为:总部经济。
 
         (注意:这里面包含了“区域经济与总部经济”、“物质经济基础与智能型经济”这样两组概念成分)
 
对于总部经济新事物,
北京市政府最先表态——
 
         北京市委书记刘淇:(《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六次会议》)
         “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充分发挥首都的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
         “广泛吸引跨国公司、国内外金融机构、大企业、大集团来京设立总部、研发中心、营运中心、采购中心、发展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为什么在今天能够成为一种被普遍认可的现实?
 
         因为今天
         世界已经进入了以自然人本身和社会人的智能本身为价值核心的总部经济时代;
         或者叫“总部经济与区域经济相互融合”的人类智能化时代;
 
         世界已经不再是18、19、20世纪的靠物质工业化生产、信息化生产才能发展的时代;
 
         知识、头脑、智能、决策、属于大自然本身的人本价值……
         这些要素,在大型经济项目的开发中,其地位显得已经比“什么”都更加重要。
是的,我们认为——
 
 


 

决策            生产              选择           努力
 
 
              —— 这就是“总部效应”。
          
再看媒体报道:
目前,“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主要入驻的是两类企业。第一是中国的民营企业,第二是,政府正在大力推行大型国有改制企业。从一期的招商情况看,其中有50%为外地进京企业,40%是国资委的企业。
 
(这种结构,实际上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总部经济”。
而是一种被国际上称为“传统公司市场”的——写字楼商务区。)

   再看:
同时,由于”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招商并不如预期,事实上修建酒店等配套设施的计划也未能如预期破土动工。没有如期进行的最大问题是,招商并没有如预想的那么好,因而该区域的人气不够,因此餐饮老板和和超市经营者都还处于观望状态。
而酒店的投资也被推迟……
 
我们认为,
”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最大的失误在于:
开发“总部经济”的老板先生压根儿就没搞懂:
 
什么是“总部经济”。
 
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总部经济”是“两条腿的经济”,而不是一条腿经济。
因为在他看来:
另一条腿,与他开发的“房地产”—— 简直毫无关系。
他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房地产开发商”。
所以,我们不能怨他。
 
但是,借助”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的平台,
2004年上半年我们完成了第一部《总部经济理论著作》的初稿。
并根据这个初稿,在5月份的国家科博会上,发表了不断引起热烈掌声的演讲。
(尽管这个初稿,目前看来还不够完善)
以后,这个掌声,我们还在各地讲坛上陆续听到。
 
记得——
在”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经济效果开始显现,
而我们却要离开这个提供了总部经济理论传播的讲坛的时候,
北京科博会的一个负责人,曾不无遗憾地说:
50个亿的资金,对于”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然而,BOLONG的离去,
却是对”第一个总部经济试验区”的最大的损失!
——这个打击,它将永远无法弥补。
 
回首当年,再看今天——
我们几年前的论述,今天仍旧刊登在权威刊物和网页第一面上;
我们几年前对总部经济的定义和论断,至今一个字也没有被人改动过;
哈佛大学,已经将中国人贡献出来的总部经济理论作为一个著名案例教材,选入商学院的课堂;
可惜的是:演讲它的,却不是发明它的——中国人;
在它的诞生地国家——中国
全国已经到处在传递着总部经济项目的神话……
 
然而,
今天的“总部经济”现象
已经——
雁去楼空,今非昔比,甚至面目全非。
因此,这——
不能不促使我们认识到:
已经到了需要我们这些总部经济与总部经济战略的发起者,
重新站到讲台上,
开始说话的时候了。
 
 
 


 

作者:
张鹏·BOLONG·
E-mail:zbjj2010 @sina.com
2006年·北京
 
 

相关文章

logo

友情链接                                                                                          更多友情链接>>  申请>>